胆管癌并不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它在癌症患者中的的比例不到2%。然而胆管癌的发病在全球近年却有增多趋势,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和种族差异:胆管癌在远东地区发病率高于欧美国家。
胆管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男性略多于女性。在胆管癌中约有2/3发生于肝门部(肝门部胆管癌,包括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左右肝管的癌肿),1/4位远端胆管,其余为肝内胆管细胞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刘超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胆管癌的发病其实有七种主要原因。
胆管癌的发病有7大原因
刘超教授介绍,胆管癌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先天性胆道畸形(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aroli病、胰胆管汇合异常)、胆管结石、肝吸虫感染、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尤其是丙肝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致癌物、生活习惯及胆肠手术等因素有关。
1、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aroli病
刘超教授说,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aroli病有15%的几率恶变为胆管癌,其癌变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胆汁淤积、胰液返流引起的慢性炎症有关。
2、胆管结石
胆石症患者的胆管癌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刘超教授向我们介绍到,有研究表明,胆管癌患者中的5%-13.7%可伴有胆结石;也有2.3%-9%的胆管结石患者最终将发生胆管癌,但胆管癌的发生仅与较大的胆管结石(大于3cm)有密切关系。胆管结石引发的胆管慢性炎症是诱发胆管癌的高危因素。
3、肝吸虫感染
刘超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经常吃鱼生可能感染肝吸虫,从而导致感染、胆汁淤积、胆管纤维化及胆管增生,这也是导致胆管癌的病因之一。
4、丙肝病毒 (HCV)
HCV是胆管癌的显著危险因素。刘超教授介绍说,有韩国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12.5%的胆管癌患者HCV检测阳性,13.8%胆管癌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对照组分别为3.5%和2.3%。HCV与胆管癌形成的相互关系已经确定。
5、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肝内外胆管非特异性炎症,特征是局限性或弥漫性胆管壁增生增厚和纤维化,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PSC患者的尸检中有高达40%检出胆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则有36%发生胆管癌,其胆管癌发病率是正常人30倍,被认为是胆管癌的癌前病变。
刘超教授提醒,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胆管癌发病率也比正常人群高出了10倍。值得一提的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继发胆管癌的发病时间大多在原发病的10-15年或之后。
6、生活习惯及环境
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及饮酒者患胆管癌的危险性较高。胆管癌的发生还可能与职业、生活环境的恶化有关。职业研究表明,橡胶制造、金属冶炼、木棉生产、石油化工等职业患胆管癌概率较高;一些化学物质的接触(如联苯胺、亚硝胺、某些农药等)、药物的使用(如异烟肼、甲基多巴、口服避孕药等)也可能诱发胆管癌。
7、胆肠手术
胆肠手术破坏了胆肠正常解剖关系,使Qddi括约肌失去功能,引起肠内容物长期刺激胆管上皮,诱发胆管系统炎症、结石、癌变。刘超教授说,胆管癌的发生与术式选择关系不大,而与胆肠手术后继发的胆道炎症密切相关,绝大多数胆管癌患者都曾经有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病史,术后没有胆管炎者尚无发生胆管癌的报道。
出现黄疸警惕胆管癌 胆管癌易误诊为结石
刘超教授介绍到,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黄疸,且多为无痛性黄疸,95%以上的病人均以黄疸就诊。黄疸通常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小便呈茶色、排陶土样大便。
刘超教授强调,黄疸虽然是肝门部胆管癌的常见症状,但不是早期症状,患者在出现黄疸之前一段时间内可有上腹部隐痛不适、厌油腻、乏力、纳差、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黄疸出现这些症状变得更加明显。有少数病人可上腹痛、发热、畏寒、黄疸等胆管炎表现,易误诊为胆管结石,有部分病人可以合并胆管结石。
专家介绍:刘超 中山大学医院管理处副处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擅长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系统先天性畸形、巨大肝癌、胰腺癌、门静脉高压症、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结石等肝胆胰疾患的外科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